开平市图书馆,开平数字文化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平支中心 - 开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开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 开平图书馆 > 地方文献 > 开平历史拾零
合山桥古今
发布日期:2022-07-06 11:45:20
来源: 网络
打印
【字体:

合山桥是开平乃至广东建成较早、为数较少的现代化公路桥,如今已有77年的历史了,虽然历近80年的风雨沧桑,但仍坚固屹立,风采依然,福泽百姓。它是开平第一批重点华侨文物保护项目,是华侨文化的见证。它坐落在百合齐圹与蚬冈东和之间的潭江干流上,是一座钢梁桁架下承式的公路桥,造型壮观雄伟。该桥是单跨桥,跨度为69.3米,宽度9.6米,可供两辆15吨重的卡车并行。

过去,开平许多地方被潭江分隔两岸,来往要靠船渡,但遇到洪水时很危险。1931年夏天,适逢蚬冈圩日,潭江干流百合齐圹过蚬冈的船渡,由于上流洪水急流失控沉没,造成31人溺水身亡的大事故。这一惨讯迅速传偏海内外,人们期盼着能在渡口建桥。当时这个消息惊动了在外地工作的百合厚山人黄勒庸,黄勒庸是早年曾经留学日本的桥梁工程师,他决心辞去外地的工作,回来报效家乡为民建桥。他经过实地详细勘测,提出了在合山处建桥的设计方案,得到了当地群众和华侨的认可和拥护,于是成立了“合山建桥会”,并亲赴美国、加拿大等国发动华侨筹款,并得到华侨们热烈响应,鼎力支持,纷纷慷慨解囊。他本人亦倾其全力资助,又亲赴德国订购建桥钢材。

在开始施工时,顶架曾被洪水冲走,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施工队选择在枯水期进行突击施工。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新桥终于在1934年12月正式建成,并修通了两岸的连接公路。从此,当地群众再也不用为过河的安全担心了,广大乡亲们非常高兴。

合山桥市利用合山峡口两岸坚固的岩石作桥台,中间不设桥墩,其单跨跨度为开平之最。在桥台处另设置能使桥梁热胀冷缩的滑轮,其设计科学,技术先进,投资节省。

合山桥过去是开平境内通往南部蚬冈、金鸡、赤水和东山等地的必经之桥,对开平的社会经济发展曾经发挥重要的作用。抗日战争期间,日寇曾派飞机滥炸开平,当地群众想尽办法,对合山桥采取搭盖葵棚等进行伪装保护,从而避过了日机的轰炸。一直以来合山桥都保护得比较好,并没有出现较大锈蚀的情况。

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原来的公路改道,现经过合山桥通行的车辆已大为减小了。目前合山桥是属合山水电站工程的管理范围内,合山水电站是潭江上游梯阶开发的最后一级,主要效益是排洪、发电、航运和灌溉等综合利用。1971年疏河群众运动时,合山桥西侧另开挖底宽80米,长870米的新河,并新建了拦河水利工程。这些工程与合山桥有机结合,共同发挥作用。

合山桥是开平侨乡独有的铁桥,承载着历史沧桑的记忆和可歌可泣的故事。保护好前人留下的合山桥,对教育后代,张扬侨乡文化精神,建设幸福开平有着深远的意义。


 

版权所有 开平市图书馆 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2019904号
地址:广东省开平市三埠街道办事处祥龙北路 邮政编码:529300 联系电话:(0750)2331006 电子邮件:kplib@163.com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