蟛蜞是五邑地区常见的蟹类爬行动物,生活在有潮退潮涨的低洼地方或河涌、河堤边。每逢潮涨时,一群群蟛蜞爬在堤边,等潮水退了就往下爬到河边或钻进洞穴内,是农村常见的景象。
雄性蟛蜞的身体较大,其壳带红色,所以村民不叫它为红头兵。蟛蜞有两钳,在抓它时若被钳住,手指会很痛。因此有的小孩用线绑一颗螺肉来钓蟛蜞,一下子就把它们钓上来。
到了冬天,五邑大部分地区的家家户户都开始制作蟛蜞酱。他们先把蟛蜞捣烂,榨汁,再过滤。然后炒香糯米,和盐一起加入蟛蜞汁中浸泡。再过段日子。糯米就会化成酱,成为美味的蟛蜞酱。新鲜蟛蜞酱的颜色是褐黑,味美香甜。过年时,有的人会放些糯米油到蟛蜞酱里,溶化后变成金黄色的酱,味道更鲜。
在过去的艰难的日子里,农家每餐的咸餸都离不开蟛蜞酱,有些鱼用一大把蟛蜞酱伴着蒸,就成为当时人们的上等咸餸了。
过去,每户农村人家每年都会制作二酒埕蟛蜞酱,大户人家制作更多。随着社会发展,农村河水日渐受污染,蟛蜞难以繁衍生存,几乎绝迹。
如今,如果想吃一餐蟛蜞酱比较难。有的人出了国,依然念念不忘蟛蜞酱那种美味,他们还叫国内的亲人制作些寄到国外,寻找当年生活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