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开平有用簕竹围村的习俗。人们在立新村的时候,就在村子周围种上一种满身是簕的竹,把整个村子围得严严密密,好像一座绿色的城堡一样。用簕竹围村,既能美化村庄,又能防止野兽来伤害牲畜;既能防北风吹袭,又能防白蚁蛀屋梁。因此,用竹围村的习俗代代相传,成为开平农村一道亮丽风景线。
簕竹围村不是一下子形成的,也不是官府下令推进的,而是民间自创的。传说开平地方古时候是一片蛮荒之地,野兽经常出没。时逢北方战乱,不少人南下避祸,来到开平这地方,见此地山清水秀,土地肥沃,宜耕宜牧,便安居下来,开垦农田,挖塘养鱼,建屋成村。其中有数户人家害居罗汉山边。为首的村民叫三哥,他在屋后养了一栏羊,日间赶羊在罗汉山麓放牧,傍晚赶羊进栏,一向相安无事,所养的羊日见肥壮,三哥心里乐滋滋,盘算着再养个月,便可以拿到市场卖,卖了羊有了钱便可以娶新娘了,三哥想得很美,谁知乐极生悲。一天早上,三哥准备上山放牧,行到羊栏,只见满地鲜血,两只羊头血淋淋地摆在栏内,其余的羊躲在一旁打颤,再看地上,有几个老虎脚印。三哥顿时明白过来,是老虎在夜里进栏把羊吃了。三哥想,一定要多想办法,把羊栏建得安全一点。于是,他叫齐村民来商量。大家意见是用竹木将羊栏围起来,这样野兽前来,也无办法进入羊栏了。
三哥认为这办法好,便立即与兄弟们进山砍竹砍树,把羊栏重重围起来。羊栏围起来后,野兽来到,见栏栅又密又高,无法进去吃羊,唯有“望栏兴叹”,馋出口水,悻悻地夹着尾巴走了。谁知好景不长,仅一年功夫,围栏的竹木经日晒雨淋,开始变枯,更为可怕的是引来窝窝白蚁,把竹木下端蛀得象棉花似的,一推便倒,久未前来的野兽又来了。一天晚上,老虎用屁股把栏栅推倒,又叼走两只肥羊。三哥非常着急,赶快把存栏的羊卖掉,再想办法。
三哥想了三天三夜,想出了种簕竹来围村的方法,簕竹寿命长,五十年不会枯,而且老竹生嫩竹,嫩竹生幼竹,一劳永逸。于是三哥又叫齐村中兄弟叔伯婶母来开会,讲述自己的计划,他的想法得到全村赞成,各人便回家取锄头杀铁铲上山挖簕竹头,经过三五天功夫,挖回成千座簕竹头在村边种下,把村庄密麻麻地围了起来。
种竹后,老天爷连续下了几日雨,每座竹头都种活了。簕竹头生命力特别强,加上春雨滋润,很快长出了竹笋,不一年,便绿竹婆娑,所有大枝小枝都长出似钢针一样的簕来,互相交叉,成了一道围着村庄的簕竹墙。野兽怕簕刺,不敢也不能从簕竹墙中窜进来。牲畜安全了,三哥又养起羊来。
吃惯肥羊的老虎闻到羊气味,又要来吃,但簕竹围着无法进村。两只老虎曾进村吃过几次羊,知道有人行道出村进村,它们找到入村道路直向羊栏而来。三哥家中的猎狗知道有野兽进村,便狂吠起来,把三哥几兄弟吵醒。三哥知道有野兽进村,便和几兄弟手执利器,铜锣,火把,走出家门,守住村口,把铜锣打响。村中各家各户听到锣声,知道有事,便不约而同冲出家门,三哥高声喊道:“有老虎进村吃羊了,一些人守村口,点上火把不让老虎逃跑,其余跟我来!”一些青壮年跟着三哥冲到羊栏。两只老虎正想撞烂羊栏的门去吃羊,突然听到锣声震天,又见火光四起,人声嘈杂,本能地知道这次坏事了,正向村口逃跑,见村口火把齐明,人们手执锄头田刀守住,只好窜回簕竹围墙想钻出去,但簕竹围墙无孔无洞,一只雄虎恃力大欲往竹隙中迫进去,谁知被竹干夹着,进退不得,被赶来的三哥大喝一声:“畜牲还想走!”说时迟,那时快,抡起锄头向虎的脊梁打去,“咯”的一声,老虎的脊梁骨被打断了,一命呜呼!那只雌虎也被三哥的兄弟打死了。
大家将死虎抬到村场,剥皮削骨。众人说,种簕竹围村、组织打老虎,三哥功劳最大,这两只老虎应该归三哥所有。三哥却说:“打虎不离亲兄弟,除去虎患是大家的功劳,我怎能独占两只老虎呢!”众人不依。最后议定两张老虎皮,两副老虎骨归三哥,卖了拿钱娶老婆。虎肉归参加打虎的,每人一份。三哥见村里兄弟如此义气,也就无话可说,他把虎皮虎骨卖了,又卖了存栏的羊,终于够钱娶新娘了。
三哥娶新娘那天,为了报答村人的义气,在村场大摆筵席,通知客家各户“吊起锅盖”,一连两餐饮酒吃肉。
三哥打虎致富的事传到两个山贼的耳朵里,这两个山贼一个叫“线觜狗”,另一个叫“大耳隆”,他俩商量打劫三哥的家财。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偷偷摸摸地时村到三哥家,爬上屋顶,从天窗看见三哥抱着三嫂睡得正香,便欲下屋打劫,不料惊动三哥的猎犬,发出汪汪的叫声,把三哥夫妇惊醒。
三哥见猎犬在屋走来走去望着屋顶,知道这回不是老虎来了。定是屋顶有窃贼,便大喝一声:“贼人入村了”屋顶的贼人吓得跳落地逃跑,三哥便敲锣大呼捉贼。村人闻声赶来,两贼人慌不择路,向村后跑去,谁知全是簕竹围着,无法钻出,其时村人已赶到,“大耳隆”“红嘴狗”只得束手被擒。
三哥簕竹围村保平安的事很快传开,人们奔走相告,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簕竹围村的经验终于传遍了开平。因此,不论旧村或新村都种了簕竹。而且,还发展到村前挖鱼塘和村口建闸阁、门楼护村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