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门五邑侨乡,每逢喜事宴请,最隆重和最热烈的莫过于第一道菜了,那就是上“烧烤乳猪”。当主持人宣布宴会开始时,鞭炮锣鼓齐呜,乐曲高奏,有时甚至锣鼓齐呜,龙狮共舞,更有甚者,以旌旗乐队开路,引领扮着八仙的粤剧戏班、龙狮队伍出场,在这样的气氛中,由年轻的妇女抬着一只只色泽金黄、插有红色“利是”封的烧烤乳猪,迈着轻盈的舞步,送到各个宴席上。这个民间习俗自古流传至今,已年代久远。
烧烤乳猪,顾名思义,是用约重10公斤的幼小乳猪进行整只加工,最后经烧烤制作而成。烧烤出来的乳猪,猪皮金黄色,香脆可口,猪肉鲜嫩滑口,肥而不腻,为岭南粤菜中的佳肴品牌。
最初,烧烤乳猪是古人用来拜祭神灵和祖先,乞求保佑的。后来,演变成清明扫墓的祭品。从前,在开平一带,清明祭扫始祖墓十分盛行。每逢清明节到来,各家各户的子孙抬着整只的烧烤乳猪,来到祖坟前扫墓。以祭品之丰,人数之多,炫耀该宗族该房之兴旺发达。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才逐渐发展成为婚嫁喜事、庆祝酒宴中的特色菜肴。
1999年,开平市邮政局发行《侨乡开平》邮政明信片一套2组各8枚,第二组《民俗民风》,主图案分别是开平市的民间风俗习惯,其中冯耀华摄影的《喜气洋洋》,展现了江门五邑开平侨乡民间乡村村民节日喜庆,年轻妇女在鞭炮声中抬着烧烤乳猪上席的情景。该套邮政明信片由开平市文化局策划,广东省邮政广告总公司设计制作。这是江门五邑开平侨乡“烧烤乳猪庆喜”的独特民俗首次在中国邮政明信片上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