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广府文化艺术展
时间:2018年5月1日
地点:开平市图书馆一楼大堂
广东一隅,史称岭南,千百年来,广府文化,为中国的历史长卷,增添了绚丽多彩、凝重深厚的人文篇章。
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南迁始祖罗贵率36姓共97户人家,从南雄珠玑巷南迁的汉人为民系认同,沿袭海外6000多万人,有着自己独特文化(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粤式饮食、语言、风俗和建筑风格的汉族民系。
岭南名人中,主要由早期移民与古越族杂处同化而成,南越王赵佗开始,到南北朝的冼太夫人、唐朝的慧能大师、明朝的“江门学派”陈白沙、清朝十三行总商卢观恒、天平天国洪秀全、蔡李佛陈享、梁赞、辛亥革命孙中山、廖仲恺、何香凝、黄飞鸿、康有为、梁启超、詹天佑、叶剑英、叶挺等,他们有广府人与客家人,一样都是中原汉人南下形成的民系,一脉相承,共同支撑岭南文化的大树,有异曲同工的文化内涵。
广府人是早受到海外,尤其是近代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影响,清朝乾隆年间,十三行在黄埔港,和葡萄牙、英国、美国等,海外贸易,也形成了文化的摇篮,茶叶、“粤绣”、“广彩”、“广雕”,成为广府人最时髦的产品。
由于广府文化在广东民系文化中的突出地位,因此,广府文化在各个领域中常被作为粤文化的代称。如广州话称为“粤语、”,广州方言歌统称为“粤讴”;广州戏剧音乐分别称为“粤剧”、“粤曲”、“广东音乐”。
粤剧以粤方言演唱,是广东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粤剧演员有被称为“粤剧四大家”的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廖侠怀等;红线女所创的粤剧“红腔”,也在后半个世纪流行最广。
广东画坛从明清起有较大发展,人才辈出,技法纷呈,求新求变。代表人物有:南海林良的写意花鸟;东莞张穆著称画马;新会高俨擅长山水,顺德黎简诗书皆绝;顺德苏六朋、苏仁山尤擅人物。番禺居巢、居廉弟子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均为番禺人,创始了“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会古今”为途径,独树一帜,海内外传承者有:方人定、黎雄才、关山月、赵少昴、杨善深等名师。
广府民系的工艺美术,品类繁多,但在国内外享崇高的声誉。如:肇庆端砚;广州的象牙雕刻、玉器、广彩和广绣等;新会葵扇、司前木板年画;佛山陶瓷;东莞和南海烟花炮竹,以及建筑中的木雕、泥雕、灰雕、砖雕等。
2017年10月,在江门举办世界珠玑港广府人恳亲会,就是广府文化的盛开花朵;也是江门“慎终追远、开拓奋斗、包容共渡、敢为人先”,海内外广府人并行的精神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