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新中国成立72周年之际,在改革开放43周年之际,重温党的光辉历程,缅怀党的丰功伟绩,感受党的红色印记,无疑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党员初心,不畏前程,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为加强对全馆工作人员的革命教育,缅怀党浴血奋战的红色历史,坚定进行伟大斗争的决心。8月23日下午,我馆组织全体员工到百合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纪念馆和塘口谢创故居进行参观学习。
走进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一座高大雄伟的烈士纪念碑映入眼帘。“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周文雍被捕后在监狱墙上留下的绝笔诗,被镌刻在石碑上,铿锵有力。透过这27个大字,共产党人刚烈不屈的傲骨仿佛再现眼前。
1928年1月27日,由于叛徒出卖,周文雍与陈铁军同时被敌人逮捕。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周文雍和陈铁军产生了爱情。但为了革命事业,他们将爱情一直埋藏在心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决定将埋藏在心底的爱情公布于众,在敌人的刑场上举行了革命者婚礼。
谢创故居位于开平市塘口镇以敬村,是中共开平特别支部创立人之一谢创的住所。该故居为新中国成立前中共开平特别支部的根据地,数次关系五邑地区解放的会议在此召开,革命前辈在这里重建了开平的党组织,领导开平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走进谢创故居,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让人顿感现在生活的美好。故居前后花园还修建了宣誓广场,设置了学习园地。园内的石雕上刻着“听党话,跟党走”“撸起袖子加油干”等话语,十分鼓舞人心。
在参观学习中,全体同志认真听取讲解员讲述谢创的生平事迹,同时还参观了陈铁军生前居住过的卧室和使用过的家具以及文房用具等,大家对谢创烈士的先进事迹深感钦佩和敬仰。
谢创的一生,经历了海外漂泊的凄苦,历尽了革命斗争的艰难,经受了战争炮火的洗礼。修缮后的谢创故居整体风格还保留着当年的模样,其中,庐屋内部通过展板上墙介绍革命事迹,利用会议场景蜡像重现历史时刻,并且进行了一些生活场景的复原。原柴房被改造成多媒体演播功能厅,安装了声像投影设施,还专门设置“初心驿站”。
现开平市图书馆馆长魏巍说道:古往今来,正是有了这些为正义、为真理、为民族、为人民从容就义壮烈赴死的“民族脊梁”,中华民族才生生不息,繁衍不绝。从一幅幅照片、一帧帧影像中真切感受到革命先烈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事业奋斗不息的风采以及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此次活动不仅弘扬和传承了革命精神,缅怀先烈,重温历史,弘扬周文雍陈铁军、谢创革命烈士精神,指引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时激发了全体同志要团结奋进、敬业奉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