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濠泥鸡
镇濠泥鸡的制作主要分布在开平水口镇联竹村委会的镇濠村、茂竹村。
镇濠、茂竹两村制作泥鸡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以前每到农历年底,来自五邑各地的玩具商贩便前来购买订货,以供春节期间售卖。
泥鸡制作据传起源于一个故事,二百多年前,镇濠村中的一只小公鸡的叫声,把正在村中偷盗东西的贼人惊动,同时引起了村民们的警觉,使村民们避过一劫,盗贼把小公鸡掐死以泄愤,后来村人们为纪念小公鸡,便用泥土塑作小公鸡的形象,放在家中。
泥鸡靠一张牛皮纸连接,一拉一伸能发出“咯咯”的鸡叫声,泥鸡身上有两个气孔,一个在泥鸡的右眼,能吹出不同的鸡叫声,另一个在泥鸡的屁股里,用手指盖实鸡头小孔,惟妙惟肖。
镇濠泥鸡于2007年3月被列入开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泥鸡的制作过程有18个工序,其主要工序有:
(1)铸钖模:用钖铸成鸡的模型,分为鸡头鸡尾两个部分,各又分成两块合成。
(2)制泥模:先在田里挖泥,用木槌捣实,放进钖模压成 鸡头、鸡尾两部分,晒干后从钖模剥离,成为毛坯备用。
(3)鸡头制作:在鸡头毛坯的右眼和咽喉处各开一个小孔,用于吹气发声。并于鸡头内部留一个小孔,用于插哨。
(4)竹哨制作:小竹裁成10厘米长,在一头斜削一刀,插入叶片,能吹响便成,如鸡叫。
(5)连接鸡头鸡尾:用牛皮纸糊上浆糊,把鸡头鸡尾连接、涂油着色,泥鸡便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