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关注我们:
    • 搜索
  • 繁体版   |  无障碍  |  关怀版  |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开平市政府网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采堂揭牌 海内外余氏乡贤齐聚开平共谋家乡发展大计
撰写时间:2023-12-04
来源: 本网
打印
【字体:

相关附件: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服务申明
 版权所有:开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开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编号: 粤ICP备05079694号  网站标识码:4407830003  粤公网安备; 44078302000116
开平市政府网公众号
开平发布政务微博
政务服务
政务互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采堂揭牌 海内外余氏乡贤齐聚开平共谋家乡发展大计
撰写时间:2023-12-04
来源: 本网

相关附件:

12月1日至2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采堂揭牌、余氏社团(乡贤)颁发奖教奖学助学金、风采堂文物保护经费捐赠活动在开平市举行,海内外余氏宗亲欢聚一堂,共叙桑梓情怀、共谋家乡发展。开平市委书记余中华,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小曼,江门市文广旅体局四级调研员杨彪等参加活动。

  图片

一直以来,海内外余氏宗亲心怀家国、心系故土、心念乡亲,不遗余力支持家乡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在1日晚上举行的欢迎仪式上,香港余风采五堂会、香港亿京慈善有限公司、开平市发聚建材有限公司及余氏乡贤捐赠了风采堂维护保养经费、文物保护经费和4所乡亲学校的办学经费,助力我市文物保护工作和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现场向余氏社团和乡贤颁发了“风采堂文物保护贡献奖”和“兴学育才贡献奖”。

  图片

2日上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采堂揭牌仪式、风采堂祠墙和长堤修缮工程启动仪式以及余氏社团(乡贤)颁发奖教奖学助学金仪式在开平市风采中学举行。海内外余氏宗亲向开平和台山17所学校捐赠奖教奖学助学金。本次活动共捐赠奖教奖学助学金70多万元,文物保护经费65万元以及教育办学经费155万元。

  图片

风采堂又名名贤余忠襄公祠,是台山、开平两地及岭南余姓族人为纪念其先祖北宋名臣余靖而建,至今已有117年历史。作为江门市最大最早的中西合璧、祠校合一的祠堂,风采堂是开平市最著名的古祠堂,更是联系、沟通海内外余氏宗亲的桥梁纽带。2019年10月16日,风采堂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小曼在致辞中表示,风采堂传承并维系着余氏家族文化的“根”与“魂”,成为了开平留住乡愁记忆、赓续历史文脉的重要标识。“从2005年至今,政府投入和海内外余氏宗亲捐资近1900万元对风采堂进行保护修缮、堤围加固、周边环境整治,并将其打造成为廉政教育基地,风采堂在保护与传承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同时,海内外余氏宗亲遵循建祠初心,秉承‘祠校合一’理念,高度重视兴学育才,慷慨解囊、捐资助学,为我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杰出贡献。”


兴学育才是余氏宗亲振兴家乡的共识,也是余氏宗亲用心用情最多的领域。1985年以来,余氏社团、乡贤捐赠“兴学育才”资金和奖教奖学助学金合计港币2亿多元,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将继续优化涉侨服务,广泛凝聚侨心侨力侨智,助力侨胞侨眷更好地融入地方发展,全力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衷心希望海内外余氏宗亲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家乡建设,助力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开平创建省‘百千万工程’示范作出更大贡献。”陈小曼说道。


宗祠的建立,是对家族记忆的传承、是对祖先的敬仰、更是对历史的尊重。一百多年来,风采堂在传承宗亲文化、凝聚侨心侨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建筑实体,更是华侨华人心中传承不息的精神符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百年名祠风采堂将继续守望与传承余氏家族的家国情怀,在新时代凝聚侨心,永放异彩。

Baidu
map